二十四节气

夏至

2025年6月21日 | 二〇二五年五月廿六 | 星期六
距离下一个 夏至 2026年6月21日 还有
00
00
00
00

夏至介绍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0 个节气,属于夏季第四个节气,通常在公历 6 月 21-22 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90°。作为反映太阳高度变化的节气,夏至标志着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民间有 “日长长到夏至” 的说法,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会出现短暂的 “立竿无影” 奇景。

夏至

历史渊源

夏至起源于古人对天文现象的观测,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先民通过土圭测日影确定了这一节气。周代将其纳入祭典,《周礼・春官》记载 “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通过祭祀祈求消除灾荒。汉代时,夏至成为 “四时八节” 之一,官府 “至日休吏”,民间则用新麦献祭祖先,形成 “荐新” 传统。魏晋南北朝时期,夏至习俗进一步丰富,如南方出现食粽、系五彩丝等活动。唐宋以后,夏至与避暑文化结合,皇家 “冬藏夏用” 的冰窖制度延续至清代,民间则兴起互赠折扇、脂粉的习俗。

夏至三候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直观体现了节气的物候变化:

一候鹿角解:鹿属阳,夏至后阳气盛极而衰,雄鹿的角开始脱落。而麋属阴,其角在冬至脱落,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二候蝉始鸣:雄性知了(黑蚱蝉)在夏至后感知阴气萌生,振翅发出高亢鸣叫。蝉的一生历经四次地下蜕变,最终破土羽化,完成 “化浊阴为清阳” 的生命历程。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喜阴的草本植物,因仲夏时节生长于沼泽、水田而得名。此时老球茎旁会萌生新芽,预示着夏季已过半。

气候与农事

夏至时节,太阳辐射达到全年峰值,全国普遍高温。北方多晴热天气,冬小麦进入抢收期,“收麦如救火” 的紧张场景与 “夏至不刨蒜,蒜在泥里烂” 的农谚相映成趣;南方则进入梅雨季节,“黄梅时节家家雨” 的同时,需抢抓农时插秧,“芒种栽秧茸管日,夏至栽秧时管时” 强调了时间紧迫性。此时长江流域需防范洪涝,华南地区则要警惕台风侵袭。农谚 “夏至雨点值千金” 既体现降水对作物的重要性,也暗含对旱涝平衡的祈愿。

传统习俗

祭神祀祖:周代祭地神以 “禬国之凶荒”,汉代用新麦、鲜鱼祭祖,清代仍保留 “过夏麦” 仪式,通过感恩自然祈求丰收。

消夏避伏:宫廷赐冰、民间赠扇的习俗由来已久。妇女互赠折扇、脂粉,既取 “扇风生凉” 之意,又借脂粉 “散体热浊气”,体现实用与雅致的结合。

食俗多样:北方 “冬至饺子夏至面”,凉面搭配炸酱、黄瓜丝是经典;江南地区用新麦制 “夏至饼”,夹腊肉、豆荚食用;江苏无锡早晨食麦粥、中午吃馄饨,寓意 “四季安康”;广东则流行煲清补凉汤、酸梅汤以解暑。

夏九九歌:从夏至起数九,“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的歌谣,生动描绘了盛夏的酷热与应对智慧。

夏至养生

起居调适:宜晚睡早起,配合午休以养心气。避免夜晚露宿或空调直吹,防止风寒湿邪侵袭。

饮食调理:遵循《黄帝内经》“夏三月,此谓蕃秀” 的原则,多吃苦瓜、绿豆等清热食物,搭配莲子粥、荷叶薏米汤祛湿。避免过食生冷,可适量饮用酸梅汤生津止渴。

运动养生: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舒缓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避免正午暴晒。运动后及时补充淡盐水,防止中暑。

夏至不仅是天文现象的节点,更凝结着农耕文明的智慧。从 “昼晷已云极” 的自然观察,到 “消夏避伏” 的生活艺术,这一节气提醒人们在热烈中保持清醒,于繁茂处感知阴阳流转的韵律。正如唐代权德舆所吟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唯有顺应天时,方能在盛夏的蓬勃生机中,孕育秋收的希望。

最近几年夏至时间表

以下是2020年至2030年夏至的具体日期信息:

年份 日期 农历 生肖 星期
2020年 6月21日 五月初一 星期日
2021年 6月21日 五月十二 星期一
2022年 6月21日 五月廿三 星期二
2023年 6月21日 五月初四 星期三
2024年 6月21日 五月十六 星期五
2025年 6月21日 五月廿六 星期六
2026年 6月21日 五月初七 星期日
2027年 6月21日 五月十七 星期一
2028年 6月21日 五月廿九 星期三
2029年 6月21日 五月初十 星期四
2030年 6月21日 五月廿一 星期五

历史上的6月21日

1997-06-21

意大利维和部队在索马里丑行暴露

1992-06-21

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逝世

1991-06-21

德国决定迁都柏林

1990-06-21

伊朗发生大地震  造成1万人死亡

1982-06-21

英国威廉王子生日

1971-06-21

日本数千学生示威要求归还冲绳

1970-06-21

印尼共和国的首任总统苏加诺逝世

1963-06-21

贝·布托诞辰

1958-06-21

柳亚子逝世

1956-06-21

我国政府宽大释放第一批日本战犯

1955-06-21

普拉蒂尼生日

1900-06-21

清廷向列强宣战

1870-06-21

天津教案发生

1852-06-21

幼儿园创始人福禄培尔逝世

1813-06-21

维多利亚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