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小雪

2025年11月22日 | 二〇二五年十月初三 | 星期六
距离下一个 小雪 2025年11月22日 还有
00
00
00
00

小雪介绍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通常在公历 11 月 22-23 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240°。这个节气名意为 “气温持续走低,降水形态由雨转雪,但降雪量较小,多为半融雪或零星小雪”,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启,大自然从秋末的萧瑟逐渐过渡到冬日的静谧,也意味着人们开始为抵御严寒、储备冬粮做准备,承载着对冬季安稳生活的期许。

气候特点

小雪时节,我国气候呈现出 “气温骤降、降水转雪、冷空气频繁” 的显著特征。北方地区受蒙古 - 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气温多降至 0℃以下,土壤开始冻结,部分地区会出现初雪,降雪虽量小但能初步覆盖地表,为土壤保墒;南方地区则告别秋凉,气温快速下滑,湿度加大,常伴随阴雨寡照天气,“湿冷” 感明显,与北方的 “干冷” 形成鲜明对比。此时,昼夜温差进一步缩小,但整体寒冷程度加剧,风力也有所增强,需注意防范风寒侵袭。

小雪节气

物候现象

古人将小雪分为三候,以细腻的观察记录了这一时期的自然变化:

一候虹藏不见:小雪前,雨后仍可能出现彩虹;进入小雪后,气温过低,降水多以雪的形式呈现,空气中水汽凝结成冰晶,彩虹失去形成条件,因此 “虹藏而不见”,象征着降水形态的彻底转变。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古人认为,此时天空中的阳气(“天气”)逐渐上升,地面的阴气(“地气”)持续下沉,天地间阴阳二气互不交融,导致万物失去生长的动力,进入蛰伏状态,大地愈发静谧。

三候闭塞而成冬:随着阴阳二气进一步分离,天地间的气息趋于 “闭塞”,自然界的生机被暂时封存,河流结冰、植物枯萎、动物冬眠,整个世界进入冬季的封闭状态,“冬” 的特征彻底显现。

传统习俗

1. 腌菜、腌肉:储备冬食

小雪前后,气温降低且湿度适宜,是腌制食物的最佳时机,民间有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的俗语。

腌菜:北方多腌酸菜、辣白菜,南方则偏爱腌雪里蕻、萝卜干。人们将新鲜蔬菜洗净、晾晒后,用盐、辣椒等调料腌制,装入坛中密封,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成为冬季餐桌上的下饭小菜,既耐储存又能补充维生素。

腌肉:此时开始制作腊肉、香肠的家庭逐渐增多。将猪肉、鸭肉等用盐、花椒、八角、桂皮等香料腌制数天,再挂在通风处晾晒或熏制,利用低温和干燥的空气让肉慢慢脱水,制成的腌肉风味独特,能保存到春节前后,成为过年的特色美食。

2. 吃糍粑:暖身祈福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湖南、湖北、贵州),小雪有吃糍粑的习俗。糍粑由糯米蒸熟后捣烂制成,可煎、可烤、可煮,口感软糯香甜。相传这一习俗源于古代对土地神的祭祀,人们用糯米制成的糍粑祭祀神明,祈求冬季土地安稳、来年丰收;如今则更多是为了在寒冷天气里暖身,同时家人围坐一起制作糍粑,也增添了冬日的温馨氛围。

3. 晒鱼干:海洋地区的冬储

在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小雪时节正值浅海鱼类(如带鱼、墨鱼)肥美的时候,渔民们会趁着晴天将捕获的鱼洗净、剖开,挂在海边或屋顶晾晒。低温天气能防止鱼干变质,制成的鱼干不仅是冬季的重要食材,还承载着渔民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安稳过冬的期盼。

4. 酿酒:冬日佳酿

部分地区有小雪酿酒的传统,称为 “冬酿”。此时气温低,微生物活动缓慢,有利于酒的发酵和风味沉淀。人们用糯米、高粱等粮食酿酒,经过长时间发酵后,酿成的酒醇厚香甜,不仅可在冬日御寒,还能作为来年待客的佳酿,寓意 “冬日藏酒,来年飘香”。

养生要点

1. 起居调养:防寒保暖,早睡晚起

小雪时节寒气渐重,起居需以 “防寒保暖” 为核心。

注意头部、颈部、手部和脚部的保暖,外出时可戴帽子、围巾、手套,穿厚袜子和保暖鞋,避免寒气从这些部位侵入身体;室内温度宜保持在 18-22℃,避免过热或过冷,同时注意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顺应冬季 “阳气潜藏” 的规律,可适当 “早睡晚起”,早睡有助于阳气的收敛,晚起则能避免过早接触室外寒气,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2. 饮食调理:温补养肾,少食生冷

冬季对应人体 “肾脏”,饮食宜以 “温补养肾” 为主,同时避免生冷食物损伤脾胃。

可多吃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桂圆、红枣、核桃等,既能御寒保暖,又能滋养肾脏;北方气候干燥,可适当吃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银耳、百合等,缓解干燥不适;南方湿冷,可吃些祛湿的食物,如红豆、薏米、生姜等。

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鱼片)和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

3. 情志调节:心态平和,避免抑郁

小雪时节天气阴冷、日照减少,人容易因环境影响产生 “抑郁”“低落” 等负面情绪,需注重情志调节。

可多到室外晒太阳,阳光能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 D,同时缓解低落情绪;也可参与一些室内活动,如读书、练字、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转移注意力,保持心态平和。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学会释放压力,让身心与冬季 “静谧” 的自然节律相协调,防止情绪波动过大影响身体健康。

4. 运动保健:适度运动,避免大汗

冬季运动需遵循 “适度” 原则,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阳气过度耗散。

可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拳、跳绳、健身操等,或在天气晴朗、风力较小时进行室外运动,如散步、慢跑、登山等,运动强度以 “身体微微发热、不出大汗” 为宜。

运动前需充分热身,避免因肌肉僵硬导致受伤;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穿上保暖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小雪不仅是自然节律的重要节点,更是人们适应冬季、储备生活的 “过渡时刻”。从腌菜腌肉到吃糍粑、酿酒,每一项习俗都体现了古人 “顺时生活” 的智慧,也承载着人们对冬季安稳、来年顺遂的美好愿望。在这个节气里,顺应自然、调养身心,既能抵御严寒,也能在冬日的静谧中感受生活的温暖与诗意。

最近几年小雪时间表

以下是2020年至2030年小雪的具体日期信息:

年份 日期 农历 生肖 星期
2020年 11月22日 十月初八 星期日
2021年 11月22日 十月十八 星期一
2022年 11月22日 十月廿九 星期二
2023年 11月22日 十月初十 星期三
2024年 11月22日 十月廿二 星期五
2025年 11月22日 十月初三 星期六
2026年 11月22日 十月十四 星期日
2027年 11月22日 十月廿五 星期一
2028年 11月22日 十月初七 星期三
2029年 11月22日 十月十七 星期四
2030年 11月22日 十月廿七 星期五

历史上的11月22日

2001-11-22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发布

1990-11-22

撒切尔夫人告别唐宁街

1989-11-22

微缩景区“锦绣中华”在深圳开幕

1989-11-22

黎巴嫩总统遇刺身亡

1971-11-22

人类“使者”首次抵达火星

1963-11-22

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

1917-11-22

段祺瑞辞去国务总理职务

1916-11-22

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自杀身亡

1913-11-22

香港华商总会成立

1894-11-22

日军占领旅顺

1850-11-22

清末杰出的爱国者林则徐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