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小满

2025年5月21日 | 二〇二五年四月廿四 | 星期三
距离下一个 小满 2026年5月21日 还有
00
00
00
00

小满介绍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8 个节气,属于夏季第二个节气,通常在公历 5 月 20-22 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60°。作为反映物候与降水变化的节气,小满标志着北方麦类作物籽粒初满、南方降水增多的阶段,民间有 “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的农谚,生动体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关联 —— 北方盼麦粒饱满,南方盼雨水充足。

历史渊源

小满,意为 “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既指北方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尚未完全成熟(“小” 为未熟,“满” 为饱满),也指南方降雨量逐渐增多,江河湖塘水位开始上涨,却未到汛期顶峰。

小满

对小满节气的名由,《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明确解释:“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它与雨水、谷雨等节气相似,核心是反映自然物候与降水的变化规律,而非单纯的气温节点。进入小满后,阳气进一步升腾,昼夜温差逐渐缩小,光照时间持续变长,为农作物的 “灌浆期”“分蘖期” 提供了关键的气候条件,是农业生产中 “承前启后” 的重要节气 —— 既关乎北方夏粮的收成基础,也影响南方秋粮的播种准备。

小满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从动植物的变化中,直观呈现了节气期间的自然节律:

一候苦菜秀:小满时节,气温升高、降水增多,田间的苦菜(一种可食用的野菜,性寒味苦,能清热解暑)长势旺盛,叶片舒展 “秀” 出,成为古人应对初夏暑热的天然食材,也标志着夏季野菜采食季的到来。

二候靡草死:靡草是指喜阴、耐寒的细软草本植物(如一些田间杂草),小满后阳气盛极,阴气渐退,这类依赖阴凉环境生长的植物因不耐强光高温而逐渐枯萎死亡,体现了节气中 “阳长阴消” 的自然规律。

三候麦秋至:此处 “秋” 并非指秋季,而是 “成熟之时”—— 北方冬小麦经过冬季休眠、春季返青,到小满时籽粒初满,虽未完全成熟,但已进入 “待收” 的关键期,如同迎来了属于麦子的 “收获前奏”,故称为 “麦秋至”。

气候与农事

小满时节的气候呈现 “南北差异显著” 的特点,而农事活动也围绕气候特点精准展开,是一年中农业生产的 “繁忙期”:

1. 气候特点

北方:以 “干燥少雨、升温迅速” 为主,昼夜温差仍较明显,但正午暑热感增强,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干热风(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易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籽粒干瘪。

南方:进入 “华南前汛期” 或 “江南梅雨前期”,降雨量明显增多,常有 “小满雨”“龙舟水” 出现,江河水位快速上涨,部分地区可能面临短时强降雨、雷暴等强对流天气,需防范洪涝隐患。

2. 农事活动

北方(以小麦主产区为例):

小麦进入 “灌浆期”,是籽粒积累养分的关键阶段,需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及时灌溉补水,预防干热风危害(干热风会加速小麦蒸腾失水,影响灌浆);二是防治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高温环境易滋生害虫,需科学用药);三是监测麦粒饱满度,为后续收割做准备(“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即指若此时籽粒未饱满,可能因后续天气异常影响收成)。

南方(以水稻、油菜主产区为例):

早稻进入 “分蘖期”(禾苗长出分枝),需适时施肥、晒田(晒田可促进水稻根系深扎,防止倒伏);油菜进入成熟收割期,需抢晴收割、晾晒脱粒,避免雨水导致油菜籽发芽变质;同时,南方部分地区开始播种中稻、玉米、大豆等作物,需利用 “小满雨” 的充足降水,保证播种后土壤湿润,提高出苗率。

传统习俗

小满的习俗多与 “应对暑热”“祈求丰收” 相关,既体现了古人的生活智慧,也承载着对农业生产的期许:

1. 食苦菜

“小满食苦菜” 是流传最广的习俗之一。苦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且性寒味苦,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正好应对小满后逐渐显现的 “暑热”“湿毒”。古人会将苦菜焯水后凉拌、煮汤或腌制成咸菜,如今在北方部分农村,仍保留着小满采摘苦菜、尝鲜的传统,甚至衍生出 “苦菜宴” 等特色饮食。

2. 祭车神

祭车神是南方农村的传统习俗,源于小满后降水增多,农民需用水车灌溉农田(尤其是水稻田),故将水车视为 “助农丰收” 的 “神物”。祭祀时,人们会在水车旁摆放鱼肉、香烛等祭品,还会将一杯白酒、一碗白水洒在水车轴承上,祈求 “车神” 保佑水车运转顺利、雨水充足,灌溉无忧。部分地区还会唱祭车神歌谣,如 “小满祭车神,水满粮满仓”。

3. 祭蚕神

我国南方(如江浙、四川等地)是传统蚕桑产区,小满时节正值春蚕结茧的关键期,蚕农会在此时 “祭蚕神”,祈求蚕茧丰收。传说蚕神是黄帝的妻子嫘祖(相传是她发明了养蚕缫丝),祭祀时会摆放桑叶、蚕茧、糕点等供品,蚕农们集体跪拜,感谢蚕神庇佑,同时交流养蚕经验。部分地区还会举办 “蚕桑文化节”,展示缫丝、织绸等传统技艺。

4. 抢水与动三车

“抢水” 是旧时北方部分地区的习俗:小满当天黎明,村民们会集体到水井或河边,由年长的人主持 “仪式”,然后大家一起转动水车抽水灌溉农田,寓意 “抢住小满的雨水,保住麦子的收成”。而 “动三车” 则是南方的说法 ——“三车” 指水车(灌溉用)、油车(榨油菜籽用)、丝车(缫蚕丝用),小满后这 “三车” 全面启动,标志着农、油、蚕三项生产进入忙碌高峰,是 “小满忙,不停歇” 的生动写照。

小满养生

小满时节阳气盛、湿气重,易出现 “暑湿困脾”“内热上火” 等问题,养生需围绕 “清热解暑、祛湿健脾” 展开,顺应季节特点调整生活方式:

1. 起居:晚睡早起,防湿避热

小满后白天变长,可适当调整作息为 “晚睡早起”(如 23 点前入睡,6-7 点起床),保证每天 7-8 小时睡眠,避免因 “阳气过盛” 导致失眠;

南方多雨潮湿,需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燥,避免衣物、被褥受潮滋生霉菌;北方午后暑热明显,外出时可戴草帽、打遮阳伞,预防紫外线晒伤。

2. 饮食:清淡祛湿,少甜少辣

祛湿为主:多吃红豆、薏米、冬瓜、茯苓、芡实等祛湿食材,可煮成红豆薏米粥、冬瓜汤,帮助排出体内湿气;避免吃生冷食物(如冰饮、凉菜),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加重湿气。

清热为辅:除了食苦菜,还可适量吃黄瓜、苦瓜、绿豆、莲子等清热食材,缓解暑热导致的口干、咽痛、心烦等症状;少吃辛辣(如辣椒、花椒)、甜腻(如蛋糕、奶茶)食物,这类食物易助湿生热,诱发口腔溃疡、便秘等问题。

3. 运动:适度出汗,避免暴晒

选择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避免正午高温时段外出锻炼(易中暑);

小满运动需 “适度出汗”(以微微出汗为宜),帮助排出体内湿气,但不宜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 —— 中医认为 “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会耗伤阳气和津液,运动后可喝少量淡盐水或绿豆汤补充水分,避免立即喝冰水。

小满是夏季 “生长与积累” 的节气 —— 麦粒在灌浆中积蓄饱满,雨水在增多中滋养万物,既藏着对丰收的期待,也提醒人们 “小满即安”:不追求极致的 “满”,而是珍惜 “小得盈满” 的从容。了解小满节气知识,顺应自然节律调整饮食、起居与农事,既能更好地应对初夏的气候特点,也能在 “忙而不慌” 中感受季节的馈赠。

最近几年小满时间表

以下是2020年至2030年小满的具体日期信息:

年份 日期 农历 生肖 星期
2020年 5月20日 四月廿八 星期三
2021年 5月21日 四月初十 星期五
2022年 5月21日 四月廿一 星期六
2023年 5月21日 四月初三 星期日
2024年 5月20日 四月十三 星期一
2025年 5月21日 四月廿四 星期三
2026年 5月21日 四月初五 星期四
2027年 5月21日 四月十六 星期五
2028年 5月20日 四月廿六 星期六
2029年 5月21日 四月初九 星期一
2030年 5月21日 四月二十 星期二

历史上的5月21日

2003-05-21

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    死亡人数逾700

2000-05-21

赵朴初逝世

1998-05-21

印尼总统苏哈托宣布辞职

1992-05-21

法德两国决定共同组建法德军团

1992-05-21

上海股票交易市场股价全部放开

1991-05-21

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遇刺身亡

1986-05-21

我国电子计算机高级显示处理系统通过鉴定

1984-05-21

世界第一台光纤录像电话开始使用

1972-05-21

米开朗琪罗名作《圣母怜子》像被毁

1951-05-21

我国与巴基斯坦建交

1927-05-21

“马日事变”发生

1927-05-21

世界航空史上的著名人物林白驾机飞跃大西洋

1920-05-21

墨西哥首任总统卡兰萨逝世

1086-05-21

王安石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