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惊蛰

2025年3月5日 | 二〇二五年二月初六 | 星期三
距离下一个 惊蛰 2026年3月5日 还有
00
00
00
00

惊蛰介绍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公历 3 月 5-6 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345°。这个节气名意为 “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蛇虫鼠蚁”,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大自然从冬的沉寂中挣脱出来,展现出蓬勃的生机,承载着人们对万物复苏的期待。

惊蛰

气候特点

惊蛰时节,我国气候呈现出显著的回暖趋势。北方地区气温回升加快,冷空气影响减弱,但仍有乍暖还寒的情况;南方则气温稳定上升,雨水逐渐增多,空气湿度加大。此时,春雷渐次出现,尤其是江南地区,“惊蛰始雷” 是常见的气候现象,雷声不仅打破了冬日的宁静,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不过,昼夜温差依然较大,需注意适时增减衣物。

物候现象

古人将惊蛰分为三候,细致勾勒出这一时期的自然变化:

一候桃始华:惊蛰后,桃花率先绽放,粉嫩的花朵在枝头绽放,宣告着春天的正式登场,给大地增添了一抹亮色。

二候仓庚鸣:仓庚即黄鹂,此时黄鹂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开始在林间鸣叫,清脆悦耳的歌声成为春日里动听的旋律,预示着生机盎然的景象。

三候鹰化为鸠:古人观察到,此时鹰类似乎减少,而鸠鸟增多,便认为鹰变成了鸠。这实际上是因为鹰开始隐匿繁育,而鸠鸟活动频繁,反映了自然界生物活动的变化。

传统习俗

祭白虎:民间认为白虎是口舌是非的象征,惊蛰这天祭白虎可化解口舌之争。人们会用猪血喂白虎神像,祈求它不要张口伤人,保佑一年平安顺遂。

打小人:这一习俗源于对惊蛰后害虫苏醒的厌恶,人们认为 “小人” 如同害虫般会带来麻烦。在这天,人们会用纸剪成小人形状,一边拍打一边念诵咒语,寓意驱赶晦气、远离小人。

吃梨:惊蛰吃梨是不少地区的传统。梨与 “离” 谐音,寓意远离害虫,也有润肺止咳的功效,顺应春季干燥的气候特点。有的家长还会让孩子吃梨,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里远离疾病。

蒙鼓皮:古人认为惊蛰这天雷神击鼓,万物因而苏醒。所以民间有在惊蛰这天蒙鼓皮的习俗,认为此时蒙的鼓皮音质好,同时也借助雷神的力量,让鼓声更有穿透力。

养生要点

起居调养:惊蛰后阳气升发,应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如进行晨练、踏青等活动,有助于激发身体活力。但要注意避开早晚的寒气,防止感冒。

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多吃润肺生津、健脾养胃的食物,如梨、百合、山药、莲子等。春季肝气旺盛,要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以免肝气过盛损伤脾胃。

情志调节:惊蛰时节万物复苏,人的情绪也容易变得急躁。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可通过听音乐、赏花、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放松心情,使身心与自然相协调。

惊蛰不仅是自然节律的节点,更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象征。从祭白虎到吃梨,每一项习俗都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醒着人们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顺应自然,调养身心,迎接充满活力的春天。

最近几年惊蛰时间表

以下是2020年至2030年惊蛰的具体日期信息:

年份 日期 农历 生肖 星期
2020年 3月5日 二月十二 星期四
2021年 3月5日 正月廿二 星期五
2022年 3月5日 二月初三 星期六
2023年 3月6日 二月十五 星期一
2024年 3月5日 正月廿五 星期二
2025年 3月5日 二月初六 星期三
2026年 3月5日 正月十七 星期四
2027年 3月6日 正月廿九 星期六
2028年 3月5日 二月初十 星期日
2029年 3月5日 正月廿一 星期一
2030年 3月5日 二月初二 星期二

历史上的3月5日

1989-03-05

拉萨发生严重骚乱事件

1989-03-05

拯救臭氧层世界大会召开

1988-03-05

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举行

1979-03-05

我边防部队开始撤回中国境内

1978-03-05

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1963-03-05

《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958-03-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成立

1953-03-05

斯大林逝世

1952-03-05

毛泽东确立对违法工商户的处理原则

1949-03-05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举行

1940-03-05

蔡元培逝世

1932-03-05

美国作曲家苏泽病逝

1927-03-05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

1925-03-05

高君宇逝世

1918-03-05

孙中山起用蒋介石

1898-03-05

我国杰出领导人之一周恩来诞辰

1886-03-05

董必武诞辰

1871-03-05

波兰女革命家卢森堡诞辰

1827-03-05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