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处暑

2025年8月23日 | 二〇二五年七月初一 | 星期六
距离下一个 处暑 2026年8月23日 还有
00
00
00
00

处暑介绍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4 个节气,属秋季第二个节气,通常在公历 8 月 22-24 日交节,太阳到达黄经 150°。“处” 意为 “停止”,标志暑气逐渐消退,民间有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的说法 —— 此时昼夜温差拉大,午后偶有 “秋老虎”,但整体凉意渐显,空气也开始变干燥。

处暑

历史渊源

处暑因 “暑气至此而止” 得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为 “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代它是农耕关键节点:先秦时靠物候判断秋收准备,汉代后细化农事(如晒五谷防霉变),唐宋形成放河灯、祭土地等习俗,明清沿海兴起 “开渔节”,延续至今。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处暑后鹰捕猎增多,会将猎物整齐摆放,像 “祭祀” 一样。

二候天地始肃:草木开始泛黄、落叶,天地间从繁茂转向收敛,秋高气爽初显。

三候禾乃登:稻、黍等谷物成熟,农民开始准备秋收,是 “丰收将至” 的信号。

气候与农事

气候特征

北方:率先入秋,早晚凉、午后暖,降水少、秋燥显,“一场秋雨一场凉”。

南方:“秋老虎” 偶尔出现,华西(四川、重庆等地)进入 “华西秋雨”,多绵绵细雨。

农事安排

北方:玉米防旱防倒伏,棉花及时摘絮,部分地区准备种冬小麦。

南方:中稻抢晴收割,晚稻保水防旱,开始播种秋播蔬菜(萝卜、白菜)。

传统习俗

开渔节:沿海地区(浙江、福建等)休渔期结束,渔民祭海神、千帆出海,祈愿丰收。

放河灯:临近中元节,制荷灯放于河湖,祭亡亲、祈平安。

吃鸭子:鸭子性寒,能祛湿润燥,各地吃法多样(烤鸭、老鸭汤等)。

晒秋:晴天晒谷物、蔬菜干,防霉变,南方山区 “晒秋” 成特色景观。

处暑养生

起居:早睡早起,早晚添衣防凉,室内保湿防秋燥。

饮食:多吃梨、银耳、鸭肉等滋阴润燥食物,少辛辣、不早贴秋膘。

运动:选清晨或傍晚散步、登山,避免大汗耗津液。

情志:登高赏秋、听音乐,缓解 “悲秋” 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处暑虽仍有 “秋老虎” 的余威,却是 “暑退秋来” 的重要转折点 —— 田间作物逐渐成熟,天地间的生机从繁茂转向收敛,空气变得清爽干燥。了解处暑的节气知识,顺应 “暑退秋燥” 的气候特点调整生活方式,既能平稳度过季节过渡期,也能在初秋的清爽中,感受农耕文明的智慧与自然节律的奇妙。

最近几年处暑时间表

以下是2020年至2030年处暑的具体日期信息:

年份 日期 农历 生肖 星期
2020年 8月22日 七月初四 星期六
2021年 8月23日 七月十六 星期一
2022年 8月23日 七月廿六 星期二
2023年 8月23日 七月初八 星期三
2024年 8月22日 七月十九 星期四
2025年 8月23日 七月初一 星期六
2026年 8月23日 七月十一 星期日
2027年 8月23日 七月廿二 星期一
2028年 8月22日 七月初三 星期二
2029年 8月23日 七月十四 星期四
2030年 8月23日 七月廿五 星期五

历史上的8月23日

1999-08-23

万国邮联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

1997-08-23

哈塔米任命伊朗首位女副总统

1991-08-23

苏联国内采取一系列针对苏共的措施

1980-08-23

邓小平说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

1944-08-23

罗马尼亚起义

1943-08-23

库尔斯克战役结束

1942-08-23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39-08-23

德国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0-08-23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

1884-08-23

法国舰队袭击福建水师 马尾海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