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节日

中元节

2025年9月6日 | 二〇二五年七月十五 | 星期六
距离下一个 中元节 2026年8月27日 还有
00
00
00
00

中元节介绍

中元节是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七月十四/十五。该名最初为道教所称,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中元节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孝文化是其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特殊的存在,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

中元节

节日起源

中元节的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的祖先崇拜与丰收祈愿。上古时期就有迎四时之气的礼俗,秋季祭祀尤为隆重,儒家礼制中秋季祭祀称为“秋尝”,需将新熟粮食谷物供奉祖先,这是中元节与儒家文化结合的重要起源。此外,汉代儒家基于《周易》“阴阳”思想提出“消息卦”说,认为农历七月十五是一年中阴阳消长的关键节点,祭祀逝去亲人能更好地与阴间沟通。后来,道教和佛教的思想也融入其中,道教称中元节是地官赦罪之日,佛教则有盂兰盆节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三者相互影响、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元节。

节日习俗

祭祖

这是中元节的核心习俗。人们会将去世的亲人“请回”家里,把先人的牌位请出放在供桌上,插上香,每日早、中、晚上三次上供,直到七月三十日送回。送回时,要烧纸钱衣物,有的地方还会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纸钱,祭祀时焚烧,称为“烧包”。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通常在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做成荷花的形状。中元夜人们将河灯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意为给故去的先人照明指路。

普渡

家家门前会摆设祭品于供桌,屋檐下挂纸灯,用来照路,使孤魂野鬼能找到供养他们的地方。普渡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拜,以慰劳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会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

祈丰收

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三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节日意义

中元节体现了中国人对祖先的缅怀和尊重,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同时,通过各种习俗活动,也表达了人们对平安、丰收的期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最近几年中元节时间表

以下是2020年至2030年中元节的具体日期信息:

年份 日期 农历 生肖 星期
2020年 9月2日 七月十五 星期三
2021年 8月22日 七月十五 星期日
2022年 8月12日 七月十五 星期五
2023年 8月30日 七月十五 星期三
2024年 8月18日 七月十五 星期日
2025年 9月6日 七月十五 星期六
2026年 8月27日 七月十五 星期四
2027年 8月16日 七月十五 星期一
2028年 9月3日 七月十五 星期日
2029年 8月24日 七月十五 星期五
2030年 8月13日 七月十五 星期二

历史上的9月6日

2001-09-06

日本大阪发现侵华日军新罪证

2001-09-06

日本大阪发现侵华日军新罪证

2000-09-06

中国签署儿童权利公约议定书

1937-09-06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2000-09-06

联合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重要会议——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开幕

1999-09-06

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成立 标志着北京申奥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1998-09-06

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去世

1997-09-06

2004年奥运会主办城市——雅典当选

1989-09-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公布施行

1982-09-06

中共十二大通过新党章

1963-09-06

中苏论战进入“白炽化”

1945-09-06

毛泽东赠柳亚子《沁园春·雪》

1899-09-06

美国海约翰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照会

1522-09-06

麦哲伦环球航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