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公正日是联合国设立的全球性纪念日,于每年2月20日举行。该节日由联合国大会2007年11月通过决议确立,自2009年起正式实施,旨在推动消除贫困、保障充分就业、实现社会公正与性别平等,倡导各国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包容性社会发展。
设立背景
2008年6月10日国际劳工组织一致通过了《国际劳工组织关于争取公平全球化的社会正义宣言》。这是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章程问世以来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第三个重要的原则和政策声明。它构筑在1944年费城宣言和1998年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的基础上。2008年这份宣言表达了国际劳工组织对在全球化时代其权责的当代认识。
这份里程碑式的宣言有力地重申了国际劳工组织的价值理念。它是全球化的社会影响世界委员会报告出台之后开始的三方磋商的结果。通过这份文件,182个成员国政府、雇主和工人组织的代表强调了我们的三方性组织在全球化条件下帮助取得进步和社会正义的关键作用。他们共同承诺通过体面劳动议程,加强国际劳工组织在推进这些目标方面的能力。该宣言将1999年以来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体面劳动概念制度化,为实现国际劳工组织的章程目标而将其置于自身政策的核心位置。
这份宣言产生的政治时机相当关键,反映了对全球化应有强健的社会层面以使大家均获得更好的和公平的结果的广泛共识。宣言是促进基于体面劳动的公平全球化的指南针,也是在国家层面加快实施体面劳动议程的实用工具。宣言通过强调可持续企业在为大家创造更多就业和收入机会方面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一种促进生产力的观念。
联合国大会认为要在国家内和国家之间实现并维持和平与安全,就必须有社会发展和社会公正,而没有和平与安全,不尊重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就不能实现社会发展和社会公正。
大会还确认全球化和相互依存正通过贸易、投资和资本流动及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技术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推动全世界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仍然有严重的挑战,包括重大金融危机、缺乏安全、贫穷、排斥、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不平等,以及发展中国家和一些经济转型国家进一步融入和充分参与全球经济障碍重重。
2007年11月26日,联合国大会宣布自第六十三届会议起,每年2月20日庆祝世界社会公正日。
社会影响
世界社会公正日的设立对全球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从政策层面看,它促使各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公正问题,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在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投入,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在社会层面,这一节日激发了民间组织和广大民众参与推动社会公正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投身公益事业,为弱势群体发声,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社会公正的良好氛围。在国际合作方面,世界社会公正日为各国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通过分享经验、协同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社会公正挑战,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包容的世界秩序。
世界社会公正日承载着人类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尽管实现社会公正的道路漫长且充满挑战,但这一节日的存在时刻提醒着全球社会,为了每一个人的尊严与权利,为了构建更加公正、美好的世界,我们必须持续努力、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