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World No Tobacco Day)是每年5月31日,目的是为增强全社会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清新的空气和健康的生活方式。1987年11月 世界卫生组织 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建议将节日定为每年的4月7日。 1989年,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设立背景
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987 年 11 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 6 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 4 月 7 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从 1988 年开始执行。但从 1989 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 5 月 31 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
世卫组织举措
2003 年,世卫组织会员国一致通过了《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该公约自 2005 年生效以来,现已拥有 182 个缔约方,覆盖世界 90% 以上的人口。2007 年,世卫组织为扩大实施框架公约中关于减少需求的主要条款,采用了 MPOWER 方法,分别是监测烟草使用与预防政策、保护人们免受烟草烟雾危害、提供戒烟帮助、警示烟草危害、确保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提高烟税。
历届主题
世界无烟日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如 1988 年的 “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1999 年的 “戒烟。口号是‘放弃成长香烟’”,2014 年的 “提高烟草税”,2024 年的 “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2025 年的 “拒绝烟草诱惑,对第一支烟说不” 等。
各国控烟政策
不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控烟政策,如中国将 “控烟行动” 列入健康中国行动,开展无烟环境建设等;英国从 2007 年 7 月 1 日起,英格兰地区的所有公共场合都实行禁烟,违反者将被罚款;新加坡 1990 年开始禁止所有的香烟广告宣传,违者最高可被罚款 2500 美元或入狱 6 个月等。
节日意义
世界无烟日的设立,有助于引起全球对烟草流行及其致命影响的重视,提高公众对吸烟和二手烟危害的认识,促进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控烟政策,减少烟草消费,保护公众健康,尤其是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为创造一个无烟的世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