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即为每年的6月17日,是一项世界性的抗干旱运动。第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1995年6月17日。
节日历史
地球各地的荒漠化问题已日趋严重,以涉及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及六分之一的人口。因此近几十年来,国际社会开始更加重视此问题。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防治荒漠化”被列入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并成立《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的公约》谈判委员会。
1993年5月起,公约谈判开始。直到1994年6月17日,《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的公约》的正式文本完成,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在此公约上签字。
正由于6月17日是国际社会在防治荒漠化问题上达成统一共识的日子,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第四十九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有效提高世界人民对“公约”的认识,加强国际间防治荒漠化的合作,促进“公约”及其附件的执行。
历届主题
2020年:全球宣传主题“粮食、饲料、纤维”,中国的主题为“携手防沙止漠 共护绿水青山”。
2019年:联合国确定的主题是“让我们一起种未来”,中国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推动绿色发展”。
2018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5年:“通过可持续粮食系统实现所有人的粮食安全”
2014年:土地是人类的未来,免受气候危害为先
2013年:不要让我们的未来枯竭
2012年:健康土壤维系生命:让我们遏制土地退化
2011年:森林为民
2010年:改善土壤 改善生活
2009年:节约土地和水资源,保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2008年:防治土地退化以促进可持续农业
2007年: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挑战
2006年:沙漠之美-荒漠化的挑战
2005年:妇女与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