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

重阳节

2025年10月29日 | 二〇二五年九月初九 | 星期三
距离下一个 重阳节 2025年10月29日 还有
00
00
00
00

重阳节介绍

重阳节,又称“重九”、“踏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

起源传说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初有在秋季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关于它的传说,最著名的是桓景避灾的故事:

重阳节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去世。青年桓景的父母也因此而亡,他决心外出访仙学艺,为民除害。他历尽艰辛,找到了一位法力高强的仙长。仙长收留了他,教他降妖剑术,并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一天,仙长对桓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还给了他茱萸叶子和菊花酒,并密授避邪用法。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照仙长的叮嘱,将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高山上。他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瘟魔冲出汝河,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灾、佩戴茱萸、饮用菊花酒的习俗便代代相传。

节日习俗

登高远眺

登高是重阳节最为著名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人认为登高可以避免灾祸、祈求平安,同时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秋景。在唐代,长安的文人雅士会在重阳节时聚集在长安城南的茱萸台上,登高赋诗,表达对友谊和生活的感慨。

赏菊赋诗

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因其盛开于秋季,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在重阳节时,人们会赏菊、品菊,甚至赋诗赞美菊花。比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情厚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佩插茱萸

茱萸被认为是一种辟邪的物品,佩插茱萸也成为重阳节的一种传统习俗。在唐代,人们会将茱萸插在帽子上或佩戴在手臂上,以达到避邪的效果。此外,在民间还流传着“双重九登高看茱萸”的习俗,即人们在重阳节不仅要佩插茱萸,还要登高远眺欣赏茱萸。

饮菊花酒

菊花酒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酒品,常被用来治疗头痛、眼疾等病症。在重阳节时,人们会酿制菊花酒来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菊花酒不仅口感清爽,还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最近几年重阳节时间表

以下是2020年至2030年重阳节的具体日期信息:

年份 日期 农历 生肖 星期
2020年 10月25日 九月初九 星期日
2021年 10月14日 九月初九 星期四
2022年 10月4日 九月初九 星期二
2023年 10月23日 九月初九 星期一
2024年 10月11日 九月初九 星期五
2025年 10月29日 九月初九 星期三
2026年 10月18日 九月初九 星期日
2027年 10月8日 九月初九 星期五
2028年 10月26日 九月初九 星期四
2029年 10月16日 九月初九 星期二
2030年 10月5日 九月初九 星期六

历史上的10月29日

2002-10-29

青藏铁路清水河特大桥主体工程完工

1998-10-29

美国首位大空人老格林36年后重返太空

1998-10-29

英阿签署伙伴行动协议  双方各自重申对马岛享有主权

1997-10-29

马拉多纳宣布退出足坛

1994-10-29

射击白宫的枪手被判有罪

1991-10-29

谢军摘取女子国际象棋皇冠

1990-10-29

第二届世界气候大会通过《部长宣言》

1980-10-29

北京车站发生爆炸案 9人死亡 81人受伤

1977-10-29

文学家、教育家陈望道逝世

1964-10-29

我国与赞比亚建交

1956-10-29

苏伊士运河战争亦称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1923-10-29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胜利  议会通过建立土耳其共和国的决定

1914-10-29

土耳其被迫与协约国宣战

1911-10-29

美国现代报业奠基人普利策逝世

1902-10-29

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招生

1889-10-29

革命先驱李大钊诞辰

1889-10-29

车尔尼雪夫斯基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