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图书日是为了纪念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而设立的,定于每年的4月2日。该日由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1967年创立,旨在激发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并强调儿童图书在年轻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节日起源
1967 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将丹麦儿童文学大师安徒生的诞辰日 ——4 月 2 日,定为 “国际儿童图书日”。安徒生,这位被誉为 “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的作家,用他的童话滋养了无数孩子的童年。以他的生日设立该节日,无疑是对儿童文学的崇高致敬。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目前拥有众多国家分会,每年选定一个国家作为主办国。主办国需确定活动主题,并邀请该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为全世界的小读者撰写献词,同时邀请知名童书插画家设计节日海报。这一传统使得国际儿童图书日每年都充满新鲜感与地域文化特色。例如,2025 年的主办国是荷兰,主题为 “想象的自由”。海报由荷兰童书创作者精心制作,口号取自诗歌《图画的语言》中的 “为我的诗歌作画吧,请随意发挥:尽管这些词句出自我手,但它们属于你们”,完美契合主题,鼓励孩子们在阅读中尽情发挥想象力。
历年主题
1967年儿童书籍之常青树(瑞士)
1968年传递给全世界儿童的爱的信息(南斯拉夫)
1969年裹着黑色西班牙斗篷的男人(瑞典)
1970年孩子--书籍对你意味着什么?(南斯拉夫)
1971年马丁和书籍(奥地利)
1972年与书籍交朋友(美国)
1973年面向全世界儿童的书籍(捷克斯洛伐克)
1974年无论你去何方,都要携带一本书(英国)
1975年The Hill Of Elves(丹麦)
1976年神秘的金鱼(伊朗)
1977年阅读的乐趣(法国)
1978年生活在充满书籍的世界中(澳大利亚)
1979年书籍是友谊之源(保加利亚)
1980年书籍是通往世界的窗户(波兰)
1981年阅读是愉快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82年书籍是和平的太阳(塞浦路斯)
1983年每个人都需要吃饭和看书(委内瑞拉)
1984年阅读书籍与分享快乐(巴西)
1985年读书与生活分不开(奥地利)
1986年谁都偷不走太阳(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1987年儿童、书籍与世界(苏联)
1988年有魔力的地毯(奥地利)
1989年分享阅读的美妙体验(加纳)
1990年在林间的空地上(加拿大)
1991年书籍是黑暗中的萤火虫(希腊)
1992年梅瑞安,一个喜爱故事书的女孩子(哥伦比亚)
1993年书籍是秘密(伊朗)
1994年属于读者的世界(美国)
1995年书籍--共同分享体验(日本)
1996年书籍是通往内心世界的彩虹桥(丹麦)
1997年童年是生命的诗歌/诗歌是世界的童年(斯洛文尼亚)
1998年打开书籍,绽放魔法(比利时)
1999年我的书籍,我的挚爱(西班牙)
2000年秘诀在书中,书籍就是秘诀(芬兰)
2001年书籍拥有一切(匈牙利)
2002年攀登书山(奥地利)
2003年醉人的网络世界(巴西)
2004年书籍之光(希腊)
2005年书籍是我的魔眼(印度)
2006年书籍的命运写在星星上(斯洛伐克)
2007年故事环绕世界(新西兰)
2008年书籍使人明智,知识让人愉快(泰国)
2009年我的世界(埃及)
2010年一本书正等着你,找到它!(西班牙)
2011年春光无限,绽放指尖(爱沙尼亚)
2012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全世界都在诉说的故事(墨西哥)
2013年 书籍愉悦全世界(美国)
2014年 读故事,想象那些国家(爱尔兰)
2025年 读长江故事,做文化传人(中国)